《南京條約》(Treaty of Nanking),又叫《江寧條約》,係大清同大英兩國,喺1842年,鴉片戰爭後簽嘅條約。
名
原本條約係無名,後按當地名而名。當時簽處地響大清時嘅江寧,所以叫《江寧條約》。而外國多數叫呢度Nanking或者Nankin,即按大明時嘅南京為名,加上民國後恢復南京為都,所以中文又叫《南京條約》。
史
因為大清戰爭失利,畀大英打到長江同京杭大運河交界嘅鎮江鷄毛鴨血,為咗保住呢條,就迫住簽條約。條約要大清賠錢、割香港島畀大英,以及准英人五口通商,同英人犯事由英方審,即係治外法權。
條約響西曆1842年8月29號,即係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簽,地點喺英艦皋華麗號。英方條約代表係砵甸乍(約上寫璞鼎查),而清方代表係耆英同伊里布。
條約一式兩份,家下一份喺中華民國外交部,另一份喺英國政府。
重大事件
|
清皇室重要人物
|
重要人物
|
重要組織
|
- 鴉片戰爭(1840年─1842年)
- 英法聯軍(1856年─1860年)
- 辛酉政變(1861年)
- 太平天國(1856年─1860年)
- 洋務運動(1860年代─1890年代)
- 中法戰爭(1883年─1885年)
- 甲午戰爭(1894年─1895年)
- 戊戌變法(1898年)
- 義和團(1899年─1900年)
- 八國聯軍(1900年)
- 清末新政(1901年─1911年)
- 日俄戰爭(1904年─1905年)
- 黃花崗起義(1911年)
- 保路運動(1911年)
- 辛亥革命(1911年)
- 條約
|
- 皇帝
- 道光(在位:1820年─1850年)
- 咸豐(在位:1850年─1861年)
- 同治(在位:1861年─1874年)
- 光緒(在位:1874年─1908年)
- 宣統(在位:1908年─1911年)
- 皇室
|
|
|